常熟市文邦鈑噴中心的廢氣集中處理裝置,汽修企業不規范噴漆,帶來廢氣無序排放,是個環保老問題。在位于常熟市汽車市場的“綠島”——文邦鈑噴中心,地面整潔,空氣中幾乎聞不到油漆味。原來,送來維修的汽車部件正在密閉車間里噴漆。中心負責人吳文開對記者說:“噴漆產生的廢氣通過環保設施全部收集起來,處理達標后排放。廢氣排放口有在線監控,監據直接傳到環保部門。”周邊20公里內的20多家4S店、汽修廠,先后將噴漆業務放到文邦鈑噴中心。專業化治污,有力促進了企業達標排放,也讓中小微市場主體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綠島模式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的生態氣候和環境可持續性。江蘇低碳循環綠島模式裝置安裝
強化監管措施。明確“綠島”建設運維主體及“入島”中小企業的排污許可責任,清晰劃分權責利;要求“綠島”項目安裝污染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聯網,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建立“綠島”項目運行情況考核機制,并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實施信息公開。通過一攬子的監管措施,防止“綠島”不“綠”,變分散排放為集中排污。生態“綠島”惠企利民效益明顯,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全省已篩選確定兩批187個“綠島”項目,其中建成126個,包含小微企業危廢收貯中心、電鍍廢水集中處理中心等85個工業“綠島”項目,禽畜養殖糞便處理及綜合利用、水產養殖尾水處理中心等21個農業“綠島”項目,餐飲公共煙道設施等20個服務業“綠島”項目。上海塑料綠島模式工程綠島模式強調公眾參與和民主決策,提高了環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綠島”項目與“入島”主體,以合同約定排污情況及相關責任,雙方的排污許可證、合同均作為環境執法監管的依據。戴明忠介紹,除了厘清責任、破除障礙,省生態環境廳還從政策上為各地建“綠島”保駕護航。例如,將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綠島”項目運行削減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經核定后可申請用于本地區重大項目建設。“綠島”建設,是江蘇在全國的一項重大環保創新。
“新生事物發展壯大需要在某些領域突破原有的條條框框。”不少受惠的企業主呼吁,盡快評估“綠島”項目的落地效果,不同部門間打破壁壘,聯合制定相關管理政策、統一行業標準,讓這一服務中小企業的利好政策用好走穩。由于“綠島”試點啟動時間不長,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部分地區還存在對“綠島”項目建設需求了解不充分、深入基層調研不夠、地方知曉率不高等問題。再如,部分地區對“綠島”項目理解存在偏差,不符合的項目偏多,一些項目技術、投資、環境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論證。綠島模式提倡城市低碳出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生態“綠島”惠企利民效益明顯,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全省已篩選確定兩批187個“綠島”項目,其中建成126個,包含小微企業危廢收貯中心、電鍍廢水集中處理中心等85個工業“綠島”項目,禽畜養殖糞便處理及綜合利用、水產養殖尾水處理中心等21個農業“綠島”項目,餐飲公共煙道設施等20個服務業“綠島”項目。江蘇“綠島”項目總體可分工業、農業、服務業三大類。工業“綠島”如南通市御江環保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項目,建成后擁有5000噸/年危廢和2000噸/年廢礦物油的收集、貯存、轉運能力,并自行開發了“危廢收集智慧云倉”系統,可將500家中小企業的少量危廢統一收集、統一暫存、統一轉運處理,不只解決了企業危廢收集處理難題,降低了企業處理成本,還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危廢收集、轉運、處置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綠島模式強調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江蘇低碳循環綠島模式裝置安裝
綠島模式注重培育綠色文化,提高了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江蘇低碳循環綠島模式裝置安裝
“我們現在每月都有6000套子母床送到江蘇南沙集中噴涂中心噴涂,平均每套150元,噴涂費用只要90萬元,一年算下來比自己噴涂要節約100多萬元。”江蘇省宿遷市尚來喜家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表示,南沙集中噴涂中心這樣的“綠島”,有效解決了中小型家具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難、成本高、排放不達標等問題,有效打通了企業綠色發展的“堵點”。在環保標準日益嚴格的這里,如何降低治污成本,服務企業綠色發展?江蘇的“綠島”建設試點工作提供了一系列有效解決途徑。所謂“綠島”,就是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總體思路,由government投資或government參與、多元投資,配套建設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從而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或片區。江蘇低碳循環綠島模式裝置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