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所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在汽車、摩托車、紡織機械、輕化工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儀器儀表、機床、齒輪、工具、具等行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現代機器制造業的發展,對金屬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在環保方面的嚴格限制,很多老的污染環境的表面強化和防腐技術紛紛被淘汰。在這種形勢下,環保的低溫鹽浴復合處理技術——QPQ更符合當下的需求。當年,這種技術不僅原料無毒,并且做到了全工藝過程環保,因此獲得德國環保獎。同時這種新的表面強化改性技術比普通常規強化方法可以成數量級地提高金屬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蝕性。通過QPQ表面處理,刀具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層致密的氮化物層。表面防護QPQ替代鍍鉻
達克羅表面處理技術是一種防腐蝕涂層技術,主要用于金屬制品的表面保護。它采用化學鍍的方法,將一層具有防腐蝕性能的無機鍍層均勻地覆蓋在金屬表面。這種鍍層主要由超細鱗片狀鋅、鋁和鉻等組成,由于片狀鋅、鋁層狀重疊,阻礙了水、氧等腐蝕介質與鋼鐵零件的接觸,同時在達克羅的處理過程中,鉻酸與鋅、鋁粉和基體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致密的鈍化膜,這種鈍化膜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能,該工藝對螺栓固件的應用較廣。該技術主要用于防腐蝕保護,而膜層本省的硬度不高,不具備一定強度的耐磨性。而工研所QPQ技術在提高金屬制品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時,依靠表面的氧化膜和氮化物層可大幅度提高工件的防腐能力,它更多地用于提高金屬制品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防腐性。不銹鋼QPQ氮化物層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QPQ表面處理技術可以使刀具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45鋼為碳素結構用鋼,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45鋼本身的硬度大概在197HV左右,工研所常規QPQ處理后硬度值為650HV,深層QPQ處理后的硬度值可達1000HV,45鋼本身易生銹,常規QPQ處理后的平均生銹時間是85.3h,深層QPQ處理后的生銹時間延長至151.3h。所以45鋼經過工研所QPQ技術處理后,特別是深層QPQ處理后,試樣可以獲得較高的表面硬度和良好的表面滲氮組織,同時試樣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較低載荷的試驗條件下,隨著載荷的增加試樣的摩擦系數可以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的關鍵是環保的鹽浴配方,曾由德國公司壟斷,當時還屬于機械部成都工具研究所的研究員們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自主開發了這項新技術,并已在中國大面積推廣,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使中國在金屬鹽浴表面強化改性技術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們從事的研究工作當年為“九五”國家重點推廣項目,在替代國外引進技術,提高產品的耐磨性和耐蝕性,解決產品變形難題,以及消除環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已經成為中國發展汽車摩托車等產業不可缺少的新技術。QPQ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刀具的熱穩定性,減少熱變形的可能性。
不銹鋼分為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以及鐵素體不銹鋼,適用于室外潮濕環境,具有很強耐腐蝕性能的304屬于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由于含碳量低,是不能通過熱處理來提高硬度的,如果表面要進行硬化處理,可以通過低溫離子滲氮處理(QPQ),304不銹鋼中的鉻和氮元素有較好的親和力,可以在氮化過程中生成彌散分布的氮化物起到硬化作用,成都工具研究所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處理后的維氏硬度可達1000HV,同時還能保持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QPQ表面處理可以使刀具具有更高的切削效率。新能源QPQ廠家
QPQ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刀具的抗疲勞性能。表面防護QPQ替代鍍鉻
工研所研發的QPQ技術,其工藝溫度設定巧妙地低于鋼的相變溫度,這意味著在處理過程中,金屬的內部組織結構不會發生改變,從而避免了組織應力的產生。相較于那些會引發組織轉變的常規熱處理工藝,如淬火、高頻感應淬火以及滲碳淬火,QPQ技術所帶來的工件變形要小得多。這一特性使得QPQ技術在處理精密零部件時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進行QPQ處理時,為了確保處理效果并減小工件的形狀變化,桿軸件或板件必須垂直裝卡,以保證處理的均勻性。預熱階段,應緩慢熱透工件,必要時還可以采用隨爐升溫預熱的方式,以進一步減小熱應力對工件的影響。在氧化工序結束后,為了讓工件能夠更穩定地定型,可將其冷卻到接近室溫后再進行清洗。這一系列精細的操作步驟,都是為了確保QPQ處理后的工件能夠保持原有的形狀精度,滿足高精度零部件的制造要求。表面防護QPQ替代鍍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