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鴿養殖的注意事項
當前正處于轉季階段,晝夜溫差很大,正如“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驟降,尤其是北方地區,每年到了12月份,室外溫度降至零下,鴿舍內氣溫降至零攝氏度左右,水容易結冰,雛鴿死亡率增加,給肉鴿養殖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作為養鴿人必須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減少冷應激,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產,因為每每到過年時節,乳鴿鴿蛋都是特別好賣的時候,所以抓好冬季生產特別重要。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管理:防寒保暖、清糞、營養調節、藥物保健、低產種鴿的淘汰。 種鴿在陽光下梳理著羽毛,顯得格外精神。黃山雙胸肌種鴿籠具
種鴿繁殖期的環境營造:種鴿在繁殖期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在鴿舍內設置足夠的巢箱,巢箱要保持清潔、干燥,可在底部鋪上柔軟的墊料,如稻草、木屑等,為種鴿提供良好的孵化和育雛場所。避免外界干擾,減少人員進出鴿舍的次數,保持環境安靜。控制鴿舍內的溫度和濕度,溫度保持在 20 - 25℃,濕度在 50% - 60%,適宜的環境能提高種鴿的繁殖成功率和幼鴿的成活率。種鴿的微量元素補充:種鴿的生長和繁殖離不開各種微量元素。鋅元素對種鴿的羽毛生長和提升有重要作用,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硫酸鋅。鐵元素參與種鴿的氧氣運輸,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種鴿健康,可通過添加硫酸亞鐵補充。山東高產種鴿養殖技術種鴿產蛋量受營養、環境、健康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
鴿子是非季節性的繁殖者,種鴿的使用周期約為3~5年。一對繁殖鴿在一年內可產下20只乳鴿,一只新生乳鴿通常需要5~6個月才能達到性成熟。研究表明,初生雛鴿體重與蛋重成正比例。同時,雛鴿的體重也受到親代鴿的品種和護理的影響。飼糧營養水平與種鴿的繁殖性能密切相關。例如,飼糧中添加適當水平的賴氨酸、鈣、鋅和粗蛋白質可顯著提高鴿子的產蛋率。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在人工養殖下,一對種鴿以“2+3”或“2+4”的方式收養新生乳鴿(一對種鴿喂養3~4只乳鴿)。CWC(全粒玉米和小麥加精料飼料)飼喂體系下的雛鴿體重和身體發育較理想。此外,集約化飼養中的自助飼養方式也會影響鴿子的生產力。環境和人工管理都可能影響到乳鴿的產量。例如,適當的光線強度和顏色對產蛋量有積極影響,間接提高了乳鴿的產量。同時,轉移種蛋可以使鴿子的產蛋周期縮短。
種鴿免疫注意事項之四:
根據本地雞病流行情況,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包括什么時間接種什么疫苗,劑量多少,采用什么接種方法,間隔多長時間加強免疫等。首先考慮危害嚴重的常發病,其次是本地特有的疫病。青年鴿在首免時間要考慮母源抗體對免疫的影響,一般母抗體要降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好的免疫效果。還應考慮疫苗間的互相干擾。工作人員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鞋,工作前后手應消毒。做好預防接種記錄,包括日期、品種、數量、日齡、疫苗名稱、生產廠家、批號、生產日期、保存溫度、稀釋劑和稀釋濃度、接種方法等。注射器具要嚴格消毒,注射部位也應消毒。疫苗要搖勻,用量要準確。 種鴿換羽期需補充含硫氨基酸,促進羽毛生長,提高羽毛質量。
肉種鴿的飼料營養均衡秘籍肉種鴿飼料搭配宛如調制藥膳。能量“主力軍”非玉米、小麥莫屬,玉米占比40%-60%,顆粒飽滿,淀粉豐富,點燃生命“引擎”;小麥20%-30%,軟糯易消化。蛋白質“補給站”首推豌豆、綠豆,豌豆占20%-30%,氨基酸齊全,鑄就肌肉“鎧甲”。保健砂更是“營養百寶箱”,蠔殼粉富含鈣質,夯實骨骼“根基”;骨粉添助力,紅土攜鐵及多元微量元素“報到”,按周定期足量補給。育雛期親鴿,增蛋白質、保健砂,為哺育乳鴿“蓄能”;青年鴿控能量防肥胖,步步為營助成長。挑選種鴿時,注意查看其眼睛是否明亮有神,瞳孔反應是否靈敏。青島種鴿養殖技術
種鴿孵化期間,要保持鴿舍安靜,控制溫度在 37.8 - 38.5℃,濕度 50% - 60%。黃山雙胸肌種鴿籠具
肉種鴿的品種特性與優勢肉種鴿品種多樣,各有千秋。蘇威1號肉鴿是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剛剛通過的肉鴿新品種,此種鴿體型魁梧,成年個體體重可達700克左右,產蛋率高,周身潔白羽毛似霜雪,喙呈粉嫩色澤,眼瞳黑亮有神。其生長速率堪稱迅猛,乳鴿短短28天便能達到理想上市規格,出肉率頗為可觀,胸肌厚實發達,如同堅實“肉盾”,肉質細膩滑嫩,飽含質量蛋白質,燉湯鮮香濃郁、烤炙皮脆肉嫩,在市場上獨占鰲頭,深受食客與養殖戶喜愛,且抗病力強,對環境適應范圍廣,無論南方濕熱還是北方干冷,都能穩健扎根、繁衍后代。黃山雙胸肌種鴿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