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青顏料的歷史悠久,古代時期,追溯至公元前 4000 年的古埃及時期,人們便開始利用青金石制作群青顏料。這種顏料不僅用于珠寶和頭飾的裝飾,據傳還被埃及艷后用作眼影化妝品。在公元前 13 世紀,希臘維奧蒂亞的 Gla 遺址壁畫殘片中,青金石的使用得到了證實。隨著時間的推移,群青顏料通過絲綢之路及其他商貿路線傳播開來。到了公元 3-4 世紀,中國開始采用青金顏料。在公元 5-8 世紀的新疆地區以及公元 6-7 世紀的阿富汗巴米揚地區,壁畫中也留下了群青顏料的使用痕跡。大興顏料群青顏料,上色效率大幅飛躍。河北印墨用群青顏料市價
大興顏料的提白用群青顏料:在大興顏料體系中,群青顏料用于提白具有獨特的優勢。群青能夠有效地消除白色顏料中的黃光,從而達到增白和調色的效果。當白色顏料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呈現出微微泛黃的色調時,加入適量的群青顏料,它會吸收黃色光,使白色顏料反射出的光更加純凈,呈現出明亮的白色。其原理在于群青顏料的分子結構對特定波長的光有選擇性吸收和反射的特性。這種提白方式相較于其他化學提白方法,更加環保和安全,不會引入額外的有害化學物質。而且,群青顏料的化學性質穩定,在提白過程中不會與白色顏料發生化學反應,影響顏料的性能。在實際應用中,只需根據泛黃程度精確控制群青的添加量,就能輕松實現理想的提白效果,為大興顏料的品質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湖北群青顏料廠家供應大興顏料群青顏料,安全防護措施完善。
普魯士藍是一種深沉、濃郁的藍色,帶有明顯的紫光色調,給人莊重、神秘之感。普魯士藍的鮮艷度不如群青藍,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較為暗沉的感覺。其明度相對較低,在較暗的環境中,普魯士藍可能會顯得更加灰暗,而群青藍依舊能保持一定的明亮度。
普魯士藍的耐光性良好,在正常光照條件下能保持顏色穩定,但相較于群青藍,在長時間強烈光照下,普魯士藍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褪色現象。
普魯士藍對堿較為穩定,但在酸性環境中,特別是在有氧化劑存在時,會發生分解反應,導致顏色變化。群青藍在堿性環境中穩定性較好,在弱酸性環境下短時間內也能維持顏色,不過在強酸性條件下穩定性不如普魯士藍在堿性條件下。
油墨用群青顏料:油墨用群青顏料除了具備印墨用群青顏料的一些特性外,還有其特殊要求。在油墨的高速印刷過程中,群青顏料需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和轉移性,以確保油墨能夠準確地轉移到印刷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圖案和文字。群青顏料的顆粒大小和形狀對油墨的印刷適性有重要影響,經過特殊加工處理的群青顏料能夠滿足不同印刷工藝對顆粒特性的要求。在一些油墨產品中,群青顏料的純度和色澤的鮮艷度更是關鍵因素,群青顏料能夠使油墨印刷出的顏色更加鮮艷奪目,提升印刷品的檔次和視覺效果。同時,群青顏料在油墨中的穩定性也保證了油墨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顏色變化或質量下降的問題。大興顏料群青顏料,使用極易輕松掌握。
1814 年,Tassaert 在圣戈班的一個石灰窯中觀察到一種類似群青的藍色化合物的形成。1824 年,法國工業獎勵協會懸賞 6000 法郎,以獎勵優先發明群青工業合成方法的人。1828 年,Jean Baptiste Guimet 發明了合成群青的方法,他將高嶺土、碳酸鈉和硫磺隔絕氧氣煅燒得到群青。合成群青的出現是群青顏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由于合成群青成本低、來源廣,且顏色更加鮮艷,它逐步取代了天然群青,被廣泛應用于繪畫、印刷、化妝品、塑料、紙張、肥皂等多個領域。1957 年,伊夫克萊因開發了一種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kb)的群青版本,并繪制了上百幅單色畫作,進一步拓展了群青顏料在藝術創作中的表現形式。此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群青顏料的生產工藝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以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群青顏料輸出,大興顏料高效穩定持續。湖北群青顏料廠家供應
群青顏料輸出,大興顏料穩定持續供應。河北印墨用群青顏料市價
紐碧萊群青藍EP-19:色彩明亮,清純,其耐光性、耐熱性、耐候性、分散性好,市場性價比高,可用于:塑膠、顏料、油墨、油漆、涂料、美術、鞋材、橡膠、絲印、紡織、洗衣粉、PVC等;
紐碧萊群青藍EP-25:符合大部分衛生安全標準,優異的耐熱性、光穩定性、耐候性、分散性、無遷移,色彩明亮,清純,適用于塑料、粉末涂料、建筑漆、油墨、皮革、化妝品、藝術顏料和紙張等行業。但相較于EP-19,EP-25在油墨涂料行業中的應用更為推薦,因其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和鮮艷的顏色表現。 河北印墨用群青顏料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