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是指敲打樂器本體而發出聲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云鈴鼓鑼、編鐘等;其它還有一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等。若根據打擊樂器不同的發音體來區分,可分為兩類: (1)"革鳴樂器"也叫"膜鳴樂器",就是通過敲打蒙在樂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發出的樂器,如各種鼓類樂器;(2)"體鳴樂器",就是通過敲打樂器本體而發聲的,如鐘、木魚、各種鑼、鈸、鈴等。 幼兒園打擊樂器--兒童鋁板琴。惠州九年制音樂器材官網
由于三角鋼琴比較占用空間,人們就想把三角鋼琴豎立起來使用。這就出現了早期的立式鋼琴。 所以,三角鋼琴要比立式鋼琴早得多。 立式鋼琴價格便宜,占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立式鋼琴采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現在的只有1-2米高。
結構組成
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槌)、踏板機械(包括頂桿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使用材質
立式鋼琴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鋼絲制成;低音琴弦 由鋼絲加上紫銅纏絲制成。音板:木質結構。 木材要求質地柔軟、有彈性、易傳導振動,以白松或 梧桐為比較好。支架:包括鑄鐵支架和木支架兩部分。鍵盤系統:黑白琴鍵主要為木制或象牙、電木制成;音棰常用木制。踏板機械:金屬結構。外殼:漆飾木板結構。 惠州九年制音樂器材官網用5000個鋼珠自制機械樂器,彈奏美妙音樂。
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哈尼族稱“各比”,彝族稱“比魯”或“烏勒”,侗族稱“拜”,常用于獨奏或為舞蹈和說唱伴奏。巴烏的品種較多,在哈尼族,有單管、雙管之分,由于竹管長短、粗細的不同,還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烏之分。
巴烏,屬竹管銅簧樂器,簧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吹奏樂器。當地彝語叫“及菲里莫”,哈尼語叫“梅巴”。巴烏是流行在中國西南地區彝、苗、哈尼等族的單簧吹管樂器,巴烏用竹管制成,有七個指孔(前六后一),在吹口處置一尖舌形銅制簧片,演奏時橫吹上端,振動簧片發聲。巴烏音量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區的人們稱它為會說話的樂器。
箏
每條弦下設箏柱,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初為5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為12弦。唐以后為13弦,明、清以后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21弦、25弦,并改傳統絲弦為鋼絲弦或尼龍纏弦。以后又試制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箏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箏。 傳統箏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為:13弦箏G~c2,16弦箏A~a2,18弦箏A~d3,21弦箏D~d3 ,25弦箏G~e3 。今常用21弦箏。
因為現代箏改良后使用鋼絲弦,一般彈古箏者帶著假指甲,通常由玳瑁制成。
傳統箏只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偶爾用無名指、小指彈弦,左手按弦。而現代箏則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彈奏。
中小學音樂教學民樂器材批發。
鈴鼓既可以握在手中輕輕晃動來發出聲響,又可以同時用另一手的手指輕擊鼓而來打出節奏,在游戲中訓鈴鼓練寶寶的雙手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培養節奏感和對音樂的興趣。 1、握在手中搖晃發出鈴聲。
2、輕擊鼓面來打擊節奏,培養孩子的雙手協調能力和節奏感。
鈴鼓是羊皮手鼓的周圍裝著許多小銅片,用手打擊鼓面或搖動鼓身時,小銅片也叮鐺地響起來。它也是沒有固定音高的。 在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隨想曲》中,當奏完了前四個主題,簡短地再現了第二主題,迎來了全曲的比較高潮--***的塔蘭臺舞曲后,再次出現了第三個主題,不過這個主題在一個新的調性中出現,鈴鼓奏出細小而歡快的節奏,定音鼓敲出強烈的重音更加輝煌。折疊編輯本段打擊樂器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深圳職業教育音樂器材行業咨詢
農村中小學少年宮音樂樂器批發。惠州九年制音樂器材官網
大多數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馬林巴、顫音琴、鈴、管鐘、古鈸和鐘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響板、響棒、牛鈴、吊鈸、沙球、齒輪剮響器、勺、木魚、嗵嗵鼓、蒂姆巴爾鼓、三角、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良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吊鈸也有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此外打擊樂器還分膜鳴樂器和自鳴樂器。膜鳴樂器上覆蓋著一層膜,打擊膜產生聲音,比如鼓。自鳴樂器自己就可以發聲,比如三角。鈴鼓即是膜鳴樂器也是自鳴樂器。惠州九年制音樂器材官網